慢牛中段的四季度 A 股 重点警惕做账卖压及美联储政策分歧

媒体观点 10-27 10:46

三季度A股双创指数以49.02%的涨幅收官,四季度市场却迎来多重变量:中美贸易摩擦再起、美联储降息预期摇摆、机构“做账期”临近……在“金鼎杯”买方投顾资产配置大赛2025年度Q3榜单解读直播中,嘉实财富基金投顾部副总监于新铭(大赛特邀嘉宾)、国联民生证券资产配置部负责人程棵(大赛行业专家)两大专家,结合市场数据与机构实操经验,给出了“慢牛未改但风险升温”的四季度市场展望,尤其提醒投资者警惕“绝对收益资金卖压”与“美联储政策分歧”两大确定风险。

市场大势:慢牛中段逻辑不变,波动加大成主基调

对于四季度A股方向,两位专家一致认为“慢牛中段格局未被打破”,但“躺赢机会减少、波动显著加大”将成为核心特征。

图:“金鼎杯”买方投顾资产配置大赛行业专家/国联民生证券资产配置部负责人程棵

程棵从资金面与市场热度切入分析:“当前散户未大规模主动入市,机构也仍处于犹豫阶段——从券商开户数据与公募基金募集规模看,市场尚未出现全面过热迹象,这意味着A股慢牛的核心逻辑还在。”但他同时强调,三季度“买对赛道就能赚大钱”的行情难再复制,“四季度板块轮动会更快,部分前期涨幅大的主题(如算力、新消费)可能出现阶段性回调,投资者不能再抱着‘长期不动’的单一思路。”

图:“金鼎杯”买方投顾资产配置大赛特邀嘉宾/嘉实财富基金投顾部副总监于新铭

于新铭则从宏观周期视角补充:“宏观趋势不是以季度为单位切换的,当前企业盈利边际改善、政策对新消费、高端制造的支持力度未减,这些支撑慢牛的底层因素没有变。但短期来看,特朗普贸易政策、美联储降息等事件都只是‘催化剂’,不是趋势本身,投资者别被短期噪音带偏,更要关注长期结构机会。”

两位专家均以“金鼎杯”选手表现佐证观点:2025年度Q3榜冠军投资论道(梁山)(参赛组合名)55.61%的区间收益虽亮眼,但也经历9.69%的回撤;第四名特朗不靠谱(参赛组合名)靠30%QDI资产将回撤压至3.25%——“这说明即便是慢牛,控制波动也成了四季度的关键,单纯追求高收益风险太高。”程棵补充道。

风险预警:两大确定风险需重点防范

在慢牛基调下,于新铭与程棵共同点出四季度需警惕的“两大确定风险”,且均给出了具体的时间窗口与影响板块。

风险一:绝对收益资金“做账期卖压”,高估值板块首当其冲

“每年10-11月都是绝对收益资金的‘做账窗口期’,今年这一压力可能更明显。”程棵直言,当前保险资管、年金、部分私募的年度收益目标已基本完成,“这些资金没有必要再冒风险冲规模,反而会减持前期涨幅大的高估值标的,锁定收益。”

他进一步明确受影响的板块:“三季度领涨的科技、新消费、创新药等板块,大概率会成为减持重点。从‘金鼎杯’亚军‘高科技’组合的操作也能看出端倪——该组合已计划将科技板块仓位从70%降至50%,这正是机构应对‘做账期’的典型动作。”

风险二:美联储降息分歧加剧,影响全球资产定价

美联储是否在四季度继续降息,成为影响全球资产配置的另一大变量。于新铭透露,当前市场对美联储11月降息的预期已从月初的70%降至45%,“这种预期变化会直接导致美元汇率波动加大,进而影响北向资金流向与黄金等避险资产表现。”

“如果降息预期升温,黄金、港股高股息资产可能迎来行情;若预期降温,美股科技股、A股外资重仓板块(如消费、医药)可能承压。”于新铭以“金鼎杯”特朗不靠谱的组合为例,“他配置30%QDI资产,就是为了应对美联储政策变动带来的汇率风险,这一思路值得四季度借鉴。”

程棵补充道,美联储政策分歧还可能加剧板块轮动:“北向资金的短期进出会放大A股消费、医药等板块的波动,投资者要做好跨市场分散配置,别把所有资金都放在A股单一市场。”

应对策略:不赌方向、做好应对,这三类操作更稳妥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两位专家均强调“应对比预测更重要”,并给出了四季度具体的配置与操作建议。

于新铭:“看长做短+哑铃型配置”,平衡收益与风险

“别试图精准预测四季度哪个板块会涨,而是要搭建‘抗波动’的组合框架。”于新铭建议采用“哑铃型配置”:一端配置高估值但长期逻辑明确的板块(如算力、创新药),另一端配置低估值、高股息的防御性资产(如港股红利、煤炭、银行),“两者比例可根据风险偏好调整,例如,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可以考虑5:5分配,风险偏好低一点的可以考虑3:7分配,避免单押单一方向。”

他同时提醒“看长做短”的操作原则:“长期看好的板块(如政策支持的新消费、高端制造)不要因短期波动轻易卖出,但短期涨幅过大(如单季度涨超50%)的标的,可适当减仓锁定部分收益,待回调后再补仓。”

程棵:“月度调仓+明确回撤底线”,避免盲目操作

“四季度不建议频繁调仓,月度复盘调整一次就够了,但每次调仓都要‘谋定而后动’。”程棵给出具体步骤:每月初先明确自己“最大可接受回撤”(如稳健型投资者设5%、激进型设10%),再根据这一底线反推资产配置比例——若当前组合回撤已接近底线,就需降低权益资产仓位,增加债券、黄金等防御性资产。

他特别强调“了解自身风险容忍度”的重要性:“很多投资者四季度会犯‘看对方向但拿不住’的错误,就是因为组合波动超过了自己的容忍度。比如看好科技板块,但又扛不住10%的回撤,不如一开始就配置30%科技+70%固收,既能参与机会,又不会因波动恐慌卖出。”

共同提醒:避开两类“坑”,聚焦可落地机会

两位专家还共同提醒投资者避开四季度两类高风险操作:一是“追短期热点”,尤其是没有政策或业绩支撑的概念炒作;二是“高仓位单押单一板块”,即便看好某一方向,仓位也不要超过50%。

在机会方面,他们建议关注三类资产:一是政策受益的新消费、高端制造;二是低估值的港股高股息、A股红利基金;三是避险属性的黄金ETF、公募REITs,“这些资产要么有长期逻辑,要么能对冲风险,适合四季度配置。”

慢牛中更需字当头

“四季度的A股不是‘熊市’,但也不是‘躺赢市’,更考验投资者的配置能力与心态。”于新铭在直播最后总结道。程棵也表示,当前市场正处于“慢牛中段的波动期”,投资者与其纠结“指数会不会破新高”,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控制回撤、把握结构性机会”上。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可参考“金鼎杯”买方投顾资产配置大赛优秀参赛者的策略——如Q3榜第四名“特朗不靠谱”(参赛组合名)的跨市场分散、Q3榜第一名“投资论道(梁山)”(参赛组合名)的政策敏感型布局,同时结合专家建议搭建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投资者可登录理财魔方APP观看赛事最新动态,学习优秀资产配置的应对思路,为四季度操作提供参考。

免责声明

投资存在市场波动、策略适配性等风险。本文内容仅作为投资理念交流分享,不构成对任何投资者的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作者为nc5872。

nc5872

无简介

警告!请登录后再收藏
您已收藏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