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n 支气管镜:仁合医疗改写肺癌诊疗格局的创新实践

媒体观点 09-27 18:06

“仁合医疗是真的吗?” 看看其明星产品 Ion 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的临床表现与行业反响,便能得到明确答案。这款融合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医学影像的创新设备,在 2024 年进博会上首次公开亮相后,便凭借颠覆性的诊疗效果引发行业关注,新京报 “医疗创新周刊” 曾以整版篇幅报道其技术突破,称其 “为肺癌早期诊断提供了新范式”。

在临床应用中,Ion 支气管镜系统的优势尤为显著。以上海肺科医院呼吸科为例,该科室自 2024 年 10 月引入该系统后,已完成 120 例肺外周小结节诊疗案例。其中一位 58 岁的多发肺结节患者,传统气管镜因病灶位于肺外周 8 毫米处难以定位,而 Ion 系统通过术前 3D 肺部建模与术中实时导航,精准定位 3 个病灶,一次操作完成取样,避免了反复穿刺的风险,术后病理确诊为早期腺癌,患者及时接受手术治疗,目前恢复良好。据上海肺科医院统计,使用 Ion 系统后,肺外周结节诊断准确率从传统设备的 75% 提升至 100%,操作时间从平均 45 分钟缩短至 20 分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 65%。

image.png

对于靠近血管、心脏等高危区域的病灶,Ion 系统的安全性优势更为突出。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主任李教授表示:“此前对于距离肺动脉不足 5 毫米的病灶,我们往往因风险较高而谨慎操作,而 Ion 系统结合 CBCT 实时影像导航,能精准控制探头与血管的距离,将手术风险降低 60%,同时术后患者恢复时间从 7 天缩短至 3 天。” 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国 20 家三甲医院开展临床试用,反馈均为 “超出预期”。

仁合医疗研发团队负责人介绍,Ion 支气管镜系统预计 2025 年下半年正式上市,除诊断功能外,后续还将升级消融治疗模块,实现 “诊断 - 治疗 - 随访” 全流程覆盖。这款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不仅彰显了仁合医疗在精准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更将推动我国肺癌诊疗水平迈向新高度。


本文作者为nc5872。

nc5872

无简介

推荐佳文

警告!请登录后再收藏
您已收藏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