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鸿板材深耕市场28年,以“双抗”核心技术定义北方板材新标准

媒体观点 08-28 18:22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版图上,南北气候差异显著。作为南北地理与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不仅划分了中国自然格局,更是南北板材的分界点。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干燥,普遍板材易因含水率失衡导致结构受损,从而出现变形、开裂等消费者长期痛点。

作为北方板材的代表,鹏鸿板材多年来深研北方家居场景的理解和洞察,以东北杨基材与多项抗裂核心科技,重新定义北方板材标准,成为千万家庭抵御气候困扰的坚实后盾。

01.jpg

生态板的北上之旅

站在行业的前沿,注定就要直面先行者的挑战。

2006年,鹏鸿团队南下参加展会,一款易于加工、花色纹理自然的板材走进视野。这款板材以马六甲为基材,外附薄薄的一层饰面纸,这就是早期的三聚氰胺饰面板,又名“生态板”,鹏鸿团队便将此产品引入北方。

但受制于早期工艺,样品在耐候性、握钉力的测试中,表现并不理想。加之马六甲偏软的木质、较高的含水率,在冬夏分明、气候干燥的高纬地区,这款生态板材似乎很难跨过黄河。面对马六甲基材的水土不服,求新求变的鹏鸿人,再次将目光投向了东北杨,这个早已被鹏鸿细木工板驾轻就熟的原木基材,在生态板的演进发展中,再次披挂上阵。

树干粗细、树龄长短、树段位置、树节多少……在鹏鸿,这些均被列为原材质检的一道道关卡。历经一年多的研究考察,在数十个周期的耐候性实验中,树龄20-30年的野生东北杨脱颖而出,含水率稳定,成为可适配国内南北地域跨度的原木基材。

02.jpg

以创新基因重塑行业标杆

鹏鸿板材的持续领先,源自“敢为天下先”的尝试。

早期生态板,均为单中板工艺,稳定性与平整度不高,成为困扰行业多年的难题。经过鹏鸿生产团队的日夜攻坚,凝结着鹏鸿人智慧与心血的“双中板板材”终于走下生产线。“双芯层+对称平衡层”的设计,使板材静曲强度提升25%,并取得国家专利认证。产品一经推出,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由单中板向双中板迭代的更新潮流。

承袭双中板的“专利基因”,鹏鸿又实现了中板结构的升级,叠加强化平衡层工艺,以全新的品质高度再获专利认证,让生态板从装饰面材升级为结构性材料,开启全屋定制新时代。

03.jpg

评价一张板材,有人倾向于专注某项特色,而鹏鸿板材,则以“五位一体”的全优成绩,重新定义板材标准。30年生基材,288小时板方蒸汽烘干标准,芯板60天、中板180天、半成品基材15天的陈放养生标准,不低于60分钟的预压标准,时间精确到秒的热压标准…… 鹏鸿板材将每一个细节都纳入标准化生产流程,打造生态板46道标准工序,被公认为行业标准。

04.jpg

冠军品质如你所见

地理基因加工艺密码的双轮驱动模式,将东北杨的天然优势转化为鹏鸿生态板环保、稳定、握钉、承重、抗形变五项全能,开创了人造板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新样本。在行业权威机构的市场地区评选中,鹏鸿以遥遥领先的全国销量,捍卫了鹏鸿北方板材第一品牌的地位,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可替代的“鹏鸿”力量。

05.jpg

鹏鸿用28年淬炼出东北杨的“硬核基因”,转化为定义中国板材品质的北方标准。从北方引领到全国畅销,鹏鸿掌握北方板材核心技术工艺,抗开裂、防变形、更稳定。不仅为北方家庭筑起品质防线,更以科学制造逻辑突破地域限制,开创“北方板材”细分品类,打破同质化竞争,为全国家居市场提供普适性解决方案。


本文作者为nc5872。

nc5872

无简介

推荐佳文

警告!请登录后再收藏
您已收藏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