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发力,让森林、盐碱地都成大食物观新粮仓

媒体观点 05-09 16:29

随着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加速转型,我国食物供给体系正面临多元化、可持续化的双重挑战。近日,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通过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生态产品流通体系,将森林、盐碱地等非耕地资源转化为食物供给新增量,并依托跨境交易平台推动中国食物走向世界。

大食物观再定义,从耕地依赖到全域资源开发的范式突破

传统粮食安全观以保障口粮为核心,而大食物观则将视野扩展至森林、草原、海洋等全域国土空间,通过资源整合实现食物供给的立体化升级。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以贵州喀斯特地貌区、盐碱地等边际土地为突破口,联合科研机构培育耐盐碱杜仲品种,将原本难以利用的土地转化为生态产品生产基地。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交易中心通过建立生态产品标准化认证体系,将杜仲叶茶、杜仲雄花粉等非传统食物纳入大食物供给体系。这一实践不仅丰富了食物种类,更以市场化手段验证了生态保护与产能提升的兼容性。

供应链枢纽再造,从单点突破到三链协同的效能跃升

大食物观的落地,需要破解“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的供应链难题。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以“仓储物流+跨境结算+金融赋能”为核心,构建起覆盖生产、加工、流通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据悉,交易中心成立于2022年2月11日,是经贵州省清理规范各类交易场所工作领导小组及贵州省商务厅批准同意,专注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而新设立的商品现货交易场所。是贵州省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大数据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抓手。面对全球食物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交易中心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农业合作。

大食物观的实践,本质上是农业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耦合。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以生态资源为支点,以技术创新为杠杆,正在撬动一场覆盖全域国土空间、贯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食物供给革命。当森林里的杜仲茶、盐碱地上的生态粮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寻常选择,这场革命的深远意义,或许早已超越食物本身。


本文作者为nc8309。

nc8309

无简介

推荐佳文

警告!请登录后再收藏
您已收藏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