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黄金从每盎司3300美元附近一路飙升至10月20日4381.21美元的历史高位,随后又暴跌至低于3900美元。这场过山车般的行情让每个投资者都在问:这是抄底良机,还是熊市开端?智昇研究从历史6次暴涨来与大家探讨当前抄底可能性:
01 金价急跌:市场波动与投资者困境
黄金市场正经历一场剧烈抛售。10月28日,国际金价再度失守3900美元关口,伦敦现货黄金一度跌至3886.199美元/盎司。
这一跌幅意味着金价自10月20日的历史高点已回落超过10%。
这场下跌来势凶猛。10月21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单日跌幅约6.3%,创下2013年4月以来最大日内跌幅。以美元计算,上周黄金价格下跌138.77美元,堪称历史最惨烈下跌之一。
随着金价下跌,国内金饰价格也随之下调。周大福、周大生等品牌的足金饰品价格已降至1198元/克左右,较前一日下跌25元。
市场对国际经贸关系缓和的预期本周有所增强,这种乐观情绪削弱了黄金的避险需求。
02 历史轮回:黄金的六次暴涨传奇
回顾历史,黄金曾经历过多次显著上涨。根据资料,从1970年以来,黄金至少出现了三轮持续时间较长、涨幅巨大的牛市行情。
第一轮牛市(1971-1980年) 被称为“金本位终结与滞胀危机”时期。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与黄金脱钩,黄金从货币锚定物转变成储备资产与投资品。
在此期间,金价从每盎司35美元左右起步,飙升至850美元,涨幅超过24倍,成为历史上涨幅最猛烈的黄金牛市。
第二轮牛市(2001-2011年) 被称为“金融危机与量化宽松”时期。
互联网泡沫破灭、9·11事件、全球金融危机接连爆发,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推动黄金走高。
金价从每盎司250美元涨至1920美元,涨幅超过650%,黄金ETF的诞生也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便捷的投资渠道。
第三轮牛市(2019年至今) 被称为“全球不确定性与央行购金潮”时期。
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俄乌战争等地缘政治事件接连不断,全球央行持续购金,金价从2019年低点一路上行,接连突破每盎司2000、3000、4000美元关口。
03 下跌真相:避险需求减弱与获利了结
此轮金价下跌并非由单一利空消息引发,而是一场“获利了结式”抛售。
国际地缘政治出现积极信号是重要因素之一。近期,一些持续紧张的地区冲突出现了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的曙光,市场对全球局势缓和的预期有所增强,削弱了黄金的避险吸引力。
同时,国际经贸关系回暖。中美经贸团队在吉隆坡的磋商达成了“非常实质性的框架协议”,美方“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
前期金价持续大幅上涨导致投资者获利回吐操作增加。花旗集团市场分析师认为,市场对美国与其他国家达成贸易协议的预期,或在未来几天至几周内对金价构成下行压力。
04 抄底时机:如何看待当前投资价值
黄金市场近期的高波动性严重侵蚀了其风险收益比。智昇研究指出,短期内,黄金已不再是“性价比高的全球资产”。
对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策略也应当分化。智昇研究建议,对于追求短期收益的交易型资金,最好的策略是保持观望,等待波动率显著回落后再入场。
而对于长线配置型资金,当前则是等待逢低布局的时机,3800-3900美元/盎司是2025年下半年的基本面底部区域。
历史经验表明,每一轮黄金主升浪的起点,几乎都伴随着波动率回归至启动前的低位。波动率回到启动前的低位,是新一轮上涨或下跌行情启动的前提。
05 未来展望:短期压力与长期支撑
尽管短期面临调整,中长期来看黄金仍有望继续创新高。量化模型显示,2026年金价中枢在4814美元/盎司。
汇丰银行也表示,黄金的上涨动能有望持续至2026年,其背后动力包括各国央行的强劲购金、美国持续的财政担忧以及进一步货币宽松的预期,目标价为5000美元/盎司。
全球央行购金趋势预计将持续。在欧美债务风险发酵背景下,各国主权基金和央行控制欧美长期国债资产储备的风险敞口至关重要,以中国为首的央行购金趋势未来仍将持续。
摩根大通分析师格雷戈里·谢勒在报告中指出:“我们预计投资者的避险和获利了结行为,将遇到包括央行与其他实物买家在内的逢低买入需求,最终使回调幅度相对有限”。
历史不会简单重演,但总是压着相同的韵脚。黄金的每一次暴跌,都让一些人看到灾难,另一些人看到机遇。锁定智昇,专业团队实时解读行情数据、剖析热点事件,助您掌握市场机遇,助力投资决策!
本文作者为智昇财论。
龙讯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龙讯财经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龙讯财经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