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群众庆丰收 吟诵张一一《中国农民丰收节赋》

媒体观点 09-23 15:08

张一一作词、湖南卫视音乐总监胡继沿作曲、央视主持人付玉龙演唱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歌曲《和美乡村》

第11届“农民文学奖”获奖者韩仕梅、王顶、王一武与李雨儿等颁奖嘉宾合影

张一一发起的象棋“村甲”成为足球“村超”、篮球“村BA”后又一现象级IP

张一一主编出版《中国梦·农民梦》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张一一发起的“农民文学奖”让全国多位“村Writer”成为“乡贤”和“网红”

张一一2013年在湖南湘阴老家发起举办的农民文化月是全国最早的“村晚”

张一一成立的中国首个“农民作家村”河北、浙江、贵州等多位农民作家入驻

张一一发起成立我国第一个建立在乡镇的农民作协——鹤龙湖农民作家协会

张一一创作的《和美乡村》和发起的“象棋村甲”成为中国农民丰收节重要内容

张一一打造的18字《咏鸡》诗人危勇成为全国闻名的“网红”

张一一主编,袁隆平担任顾问的全国百位农民作者诗文集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

张一一率浙江、河北、贵州等地的农民作家村驻村作家在十八洞村采风调研

张一一在中组部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建的乡长学院给乡镇长分享乡村振兴成果

践行探索乡村振兴解决方案十余年的张一一是我国乡村振兴实战领域头部专家

9月23日,农历秋分,我国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的主题是“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据农业农村部消息,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近两成。总的看,今年我国克服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实现夏粮稳产、早稻增产,粮食有望再获丰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早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前的2012年,就有人在农村默默沉淀耕耘为乡村振兴助力,他就是跨界农、文、旅、导等多个领域的乡村振兴三农领域代表人物——张一一。

张一一生在乡村、长在乡村,但他始终不忘初心,在北京等大城市打拼多年后,十多年前,他开始反哺乡村,成为全国最早一批直面农民和农村、探索实践乡村振兴解决方案的实战专家,过去十多年,他在湖南湘阴老家发起举办了全国最早的“村晚”(农村文化活动月)、“村奖”(在中国民间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学奖项——农民文学奖)、“村书”(农民文学爱好者诗文集结集出版)、“村协”(中国第一个建立在乡镇的农民作家协会)、“村writer”(中国首个“农民作家村”)、象棋“村甲”(足球“村超”、篮球“村BA”后又一“村字头”文体赛事IP)、“村歌”(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歌曲、中国农民作家村村歌)的乡村文化振兴与农文旅融合“和美乡村”7.0乡村振兴全国样本。

据了解,发源于湖南湘阴的“村writer”“村晚”“村奖”“村协”“村甲”等星星之火,在全国范围内渐成燎原之势,蒋慕平、童丽君、李群英、刘文运、田新艳、韩仕梅等农村妇女的写作从原来的不被丈夫和公婆理解、乡邻的嘲笑和被视为“不务正业”,到如今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足够的尊重,蒋幕平、危勇、余秀华、况从军、梁武钦、童丽君、李群英、田新艳等“农民文学奖”得主或成为协助乡村治理的“乡贤”,或成为闻名全国的“网红”。前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曾在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号召农业大省山东要学习因“鸡鸡鸡,尖嘴对天啼”18字《咏鸡》诗爆红的湖南七旬农民诗人危勇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书写生活的精神,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首席记者在远赴岳阳湘阴深度采访后写出了《这里的农民爱写诗》的长达万字图文并茂特稿,湘阴“象棋村甲”模式今年以来已经在河南、安徽、河北、广东、广西、贵州、福建、北京等多个省市得到借鉴复制,湖南“中国农民作家村”(“村writer”)的驻村作家们不但观察和书写生活,还成为赋能产业振兴和农、文、旅、体、商深度融合与创建和美乡村的重要助力。

农业农村部智库专家李季表示,2024年中央电视台网络春晚(小年夜春晚)和除夕春晚分别邀请了农民诗人韩仕梅、裴爱民等到现场,央视一套2025年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对乡村振兴的关注力度愈发加大,张一一、蒋慕平、危勇、童丽君、梁武钦、李群英、田新艳、韩仕梅等等这些乡村振兴鲜活的典型应该不仅仅局限和满足于在网络上和一省一市的影响力,当可考虑与央视这样的国家喉舌主流媒体友好互动,和全国人民一起分享多年来积极深耕探索乡村振兴的宝贵经验和成果,为解决好“三农”问题践行探索乡村振兴整体解决方案提供更多参考借鉴。在今年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山东、江西、湖南多地群众集体吟诵张一一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创作的主题赋文《中国农民丰收节赋》,成为一大亮点。

中国农民丰收节赋

张一一

播殖耕稼,谓之农民;五谷充盈,名曰丰收。戊戌秋分,首设此节;稻菽千重,遍地马牛。为亿兆农民之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乃古往来今之前所未有;调万千家庭之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展改革开放之巨大成就。举国共庆,天下额手;吾辈何幸,躬逢与寿。

混沌初开,茫茫宇宙;中华农脉,渊源深厚。神农尝百草,种五谷,为农耕创首;后稷教稼穑、储粮食,建农业结构。发轫尧舜禹,粗放夏商周;精耕于秦汉,隋唐民富有。有丝茶之贸易,有农牧之交流;有宋元之细作,有明清之持久。有资本之萌芽,有科技之探求;有三山之压迫,有凋敝之人口。

当家做主,耕有其田,岁在一九四九;改革开放,联产承包,春风吹拂神州。笑逐颜开,奔走相告,取消农业税收;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农文融合旅游。大哉,固天下之根本,谋农民之富有;美哉,建不世之勋业,载青史以名留。

嗟乎!予欲效古墨翟之节用、许行之践守,慕乡贤“湘上农人”左公宗棠之“心忧天下,身无半亩”,以绵薄之力倾其所有,发起农村文化月“千村计划”,办“农民文学奖”凡十余载春秋,惟愿我亿兆农民美好生活之需求,不止是物质之丰收,更有精神丰盈富有,七亿农民整体素质普遍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何求?吾将砥砺前行,期与知己携手,共促乡村振兴,人间再无乡愁!


本文作者为nc8309。

nc8309

无简介

推荐佳文

警告!请登录后再收藏
您已收藏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