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植物医生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植物医生”)的深市主板IPO申请获得受理,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在国产护肤品牌日益受到大众青睐的浪潮中,植物医生凭借精准的定位与稳健的运营,实现了较快的规模发展。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植物医生成立于2016年,自设立以来便专注于高山植物护肤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聚焦“植物医生”单一品牌,推出了涵盖洁面水乳、防晒、精华及精华油、面膜等在内的多品类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护肤需求。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2年至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公司展现出稳定的发展态势。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1.16亿元、21.5亿元和21.55亿元。其中,水乳膏霜作为最主要的产品类型,各期收入占比保持在55%左右;精华及精华油、面膜的收入占比分别约为22%和17%;彩妆、身体护理等其他产品作为收入的有益补充,占比约6%,产品结构均衡且重点突出。
同期,植物医生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1.17亿元、21.51亿元和21.5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8亿元、2.29亿元和2.42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亿元、2.14亿元和2.25亿元,整体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良好趋势。
在盈利能力方面,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5.22%、60.34%和58.90%。同一时期,同行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66.69%、68.28%和70.47%。对于两者的差异,植物医生作出说明: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低于贝泰妮、珀莱雅和丸美生物,主要是由于销售模式不同。在经销模式下,公司需为经销商留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因此该模式下的毛利率低于直营模式,进而使得公司整体毛利率略低于上述三家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而仅就直营模式而言,报告期各期,公司直营模式毛利率分别为70.02%、73.62%和71.16%,与珀莱雅、贝泰妮、丸美生物处于较为接近的水平,彰显了公司在直营领域的盈利能力。
具体到销售模式,植物医生以经销模式为主、直营模式为辅。报告期各期,公司分销售模式的主营业务收入构成较为稳定,其中经销模式收入占比约64%,直营模式收入占比约36%。截至2024年末,植物医生品牌线下连锁门店共计4328家,包括3830家授权专卖店和498家直营终端门店,广泛的线下布局为品牌触达消费者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行业竞争层面,中国化妆品市场品牌竞争格局较为分散。2024年度,前三大品牌欧莱雅、兰蔻和雅诗兰黛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5%、3.8%和2.3%,前十大品牌市场占有率合计仅为22.0%。而根据同一数据来源,2024年植物医生产品零售额在中国化妆品市场国产品牌中排名第8,在中国护肤品市场国产品牌中排名第7,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这种市场格局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大型日化集团通常采用多品牌运营策略,在不同细分赛道和价格带进行全面覆盖,从而巩固其集团层面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在护肤、彩妆等细分领域,众多新兴品牌借助社交媒体、内容电商和精细化运营迅速打开市场,呈现出新品牌活跃涌现与频繁更迭的特点。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下,植物医生能取得如此成绩,更显其发展韧性。
研发创新是植物医生发展的核心动力。公司高度重视自身研发实力的提升,采取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并行的模式,在活性原料、产品配方、生产工艺、品质保证等多个维度开展研发工作。报告期各期,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7377.39万元、7587.63万元和6633.4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超3%,为研发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及时响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持续推出适销对路的优质护肤产品,公司打造了“一个中心,五大基地”的研发架构。其中,“一个中心”指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公司联合设立的中科昆植植物医生研发中心,主要负责产品基础研究和新品研发;“五大基地”包括昆明植物护肤研发实验室、北京亚太皮肤科学研究所、广州顺德植物护肤配方及临床研究基地、日本东京汉方护肤科学研究中心和植物医生—江南大学中国化妆品原料成分研发基地,在活性原料、产品配方、生产工艺、品质保证等方面开展研发工作。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已取得专利212项,其中发明专利59项,研发成果丰硕。
在品牌建设方面,2024年12月,植物医生官宣青年演员王俊凯成为其品牌全球面膜防晒代言人,通过与新生力量的链接,进一步拉近了与年轻消费群体的距离。公司的品牌及广告宣传费主要用于明星代言、互联网及平面广告、终端网点促销活动等,以促进渠道销售和塑造品牌形象。植物医生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合理控制相关费用支出,整体呈现平稳下降趋势,展现出高效的品牌运营能力。
从行业经验来看,不少企业陷入“重营销轻研发”的困境:过度依赖营销补贴与渠道扩张,导致单店坪效持续走低;线上流量成本节节攀升,却未能有效沉淀品牌忠诚度。这种重投放轻产品的策略,在功效护肤成为主流的时代,难以构筑稳固的竞争壁垒,一旦竞品加大技术投入,其市场地位便可能被轻易颠覆。而植物医生的发展路径恰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始终将研发与产品放在重要位置,为品牌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存货管理方面,报告期各期末,植物医生的存货分别为1.99亿元、1.92亿元和2.23亿元,占当期流动资产的18.62%、15.32%和15.95%;各期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分别为725.24万元、730.27万元及747.72万元,占当期存货余额的比例分别为3.52%、3.66%及3.24%,存货管理保持在健康水平。2024年末,公司存货余额同比增长15.75%,公司方面表示主要系抖音小店模式下适当加大了备货量,以及推广期备货较多且单位成本较高所致,属于业务发展中的合理调整。
此次IPO,植物医生计划拟募资9.98亿元,其中5.26亿元用于营销渠道及品牌建设项目,2.64亿元用于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09亿元用于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9989.87万元用于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这些募资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夯实公司的发展基础,助力植物医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突破,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