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31日凌晨,美联储结束了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连续第五次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4.50%的高位。虽然这一决定符合市场普遍预期,但会后声明及主席鲍威尔的讲话却传递出异常清晰的信号:降息远未提上日程,政策仍处于高度警惕的“观望”模式。
措辞微调难掩鹰派基调
在最新的政策声明中,美联储罕见地承认近期通胀数据“有所放缓”。这一措辞上的微妙变化,被视为对通胀压力可能触顶回落的初步认可。然而,这绝不意味着政策转向的信号。美联储官员明确强调,必须看到“更多向好证据”才能确信通胀正持续回归2%的目标。鲍威尔在记者会上更是直言不讳,断然表示“现在还未到考虑降息的时候”,降息需要“更多时间”和“更确凿的数据”支撑。此番表态,无疑给期待政策放松的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市场反应:美元走强,债息攀升
这份偏鹰派的政策立场立即在金融市场掀起波澜。美元指数应声上涨0.55%,彰显其避险吸引力。与此同时,被视为全球资产定价基准的美国十年期国债遭遇抛售,收益率显著攀升。股债汇市场的即时波动,清晰地反映出投资者迅速下调了对于短期内美联储开启宽松周期的预期。
高利率环境将延续,降息押注推迟至年底
在此背景下,市场对于美联储首次降息时点的猜测,进一步向年底集中。交易员们普遍将目光锁定在12月。这意味着,当前的高利率环境——及其对企业融资成本、消费者信贷以及全球资本流动的深远影响——仍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发酵。
美联储在声明中指出,尽管净出口波动等因素影响数据,但近期指标显示上半年经济活动有所放缓。同时,失业率维持低位,就业市场依然稳固,通胀水平仍然过高。委员会重申,经济前景不确定性高企,其坚定致力于实现充分就业并将通胀拉回2%的目标。鲍威尔补充道,当前实施“适度约束性的货币政策”是合适的。对于9月会议,他强调尚未作出任何决定,将高度依赖未来两个月发布的就业和通胀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鲍威尔特别提及了贸易政策的影响。他表示,更高的关税税率已开始逐步体现在部分商品价格上,但其对整体经济活动和通胀的全面冲击,仍需进一步观察,为未来的政策考量增添了一层复杂变量。
重要声明:上述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作者为百利好环球,微信号Plotiobcf。
龙讯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龙讯财经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龙讯财经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