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华为首席执行官任正非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为贵州刺梨打call,让这一深山金果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回溯历史,20世纪四十年代,农学家罗登义教授以《刺梨的生物化学》将刺梨推上科研舞台,彼时它尚是深藏山野的无名之辈。而今,漫山刺梨随山风摇曳,化作任正非口中的维生素饮料奢侈品,更成为贵州特色农业闯荡市场的山野奇兵。这一蜕变背后,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以市场化平台为支点,撬动刺梨产业从深山珍宝迈向全国大市场。
枢纽赋能,构建生态产品流通高速路
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成立于2022年,是经贵州省商务厅批准设立的生态产品现货交易平台。其核心使命在于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难的痛点——通过搭建标准化交易体系,将分散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可定价、可流通的商品。平台以生态资源资产化为路径,联合银行、保险、科研机构等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既解决刺梨等农产品卖难问题,又通过金融赋能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以刺梨为例,平台通过整合种植户、加工企业、销售渠道的数据,建立质量追溯与价格指数体系,让每一颗刺梨从田间到市场的流程透明化。2025年,平台助力刺梨产品通过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及国际展销会触达全国,甚至远销俄罗斯、日韩等地,真正实现黔货出山,通江达海。
产业跃迁,从山货到爆品的裂变之路
刺梨的崛起,是贵州科技+产业链双轮驱动的缩影。过去,刺梨因地域性强、品牌化不足陷入“好果难卖”的困境。2018年,广东与贵州启动东西部协作,广药集团仅用98天便研发出“刺柠吉”系列饮品,2021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一举打开全国市场。
刺梨的出圈,本质是生态产品市场化的一次成功探索。刺梨富含维生素C、SOD酶等成分,是健康中国2030的重要营养库。随着消费者对天然健康产品的需求增长,刺梨的深加工潜力持续释放:中山大学、贵州大学等团队已完成44项技术攻关,推动刺梨酵素、降尿酸功能产品等研发。2025年,贵州得宝农业将刺梨产品带入俄罗斯市场,标志着其国际化迈出关键一步。
作为这一进程的搭台者,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以平台之力,推动更多山货走出大山,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通过动态价格指数、质量认证体系等工具,为刺梨产业注入市场语言,以市场化之力,让每一颗刺梨的回甘更持久、更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