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华商会深耕社会责任 公益行动覆盖教育扶贫、赈灾济困等领域

媒体观点 11-20 14:04

秉持 “义利并举、回馈社会” 的华商传统商业伦理,港华商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核心,构建 “教育扶贫、赈灾济困、乡村振兴、环保公益” 四大公益体系,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开展公益项目、组织会员参与等方式,持续为社会贡献华商力量。截至 2024 年第一季度,商会累计投入公益资金超 1.2 亿元,开展公益项目 86 个,覆盖人群超 50 万人次,赢得香港特区政府、内地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在教育扶贫领域,港华商会于 2020 年设立 “华商奖学金”,聚焦内地贫困地区及香港低收入家庭学生,资助其完成学业。截至 2023 年底,奖学金已覆盖云南、贵州、四川、甘肃等 10 个内地省份的 50 所中小学及香港 8 所中学,累计资助贫困学生 1200 名,其中内地学生 800 名、香港学生 400 名,奖学金标准为小学生每人每年 5000 元、中学生每人每年 8000 元、大学生每人每年 10000 元。为提升资助效果,商会还配套开展 “一对一助学辅导”,组织 500 余名会员企业员工志愿者(多为高校毕业生、企业高管)为受助学生提供线上课业辅导与成长陪伴,帮助 30 名受助学生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知名高校。此外,“华商教育公益基金”(规模 1 亿元)还支持贫困地区建设 10 所 “华商希望小学”,为学校配备多媒体教室、图书馆、体育设施等,改善当地教育条件,其中云南昭通 “华商希望小学” 建成后,学生升学率提升 30%,吸引周边 5 个村寨的学生就读。

在赈灾济困领域,港华商会建立 “应急救灾快速响应机制”,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重大公共事件,立即组织会员企业捐款捐物、提供技术支持。2023 年,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商会 24 小时内发起募捐,累计筹集善款 500 万元及价值 300 万元的食品、药品、帐篷等物资,通过青海省红十字会送达灾区;福建遭遇台风灾害时,商会组织 10 家物流会员企业提供免费运输服务,将 200 吨救灾物资快速运抵受灾地区;针对香港弱势群体,2023 年开展 “暖冬行动”,为 1000 户低收入家庭发放慰问金(每户 2000 港元)与米面油、棉被等生活物资,组织 300 余名志愿者为独居老人提供上门理发、健康检查等服务,覆盖香港油尖旺、深水埗等 8 个行政区。

在乡村振兴领域,港华商会于 2022 年发起 “华商助农计划”,聚焦内地欠发达地区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与产业升级。商会组建 “农产品调研团队”,深入云南、甘肃、宁夏等省份的 20 个贫困县,调研当地特色农产品(如云南普洱茶、甘肃苹果、宁夏枸杞等)的生产与销售情况,制定 “一县一品” 帮扶方案。2023 年,通过 “华商通” 平台、会员企业渠道及电商平台(如京东、拼多多),帮助贫困地区销售农产品超 3 亿元,带动 5000 余名农民增收,其中甘肃静宁县苹果通过商会对接的香港商超渠道,年销售额突破 5000 万元,溢价率达 20%。同时,商会邀请农业专家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开展种植、养殖培训 12 期,培训农民 1000 余人次,帮助农户提升农产品品质与产量;支持建设 5 个农产品深加工车间,如云南普洱茶深加工车间投产后,将茶叶附加值提升 3 倍,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 150 个。

在粤港澳大湾区,港华商会将公益行动与区域经济融合深度结合,发起 “青年创业 + 乡村振兴” 联动项目,组织大湾区青年创业团队赴内地乡村开展产业对接,如指导青年团队为广东梅州乡村设计 “客家文化旅游路线”,带动当地旅游收入增长 40%;推动会员企业与大湾区乡村建立 “订单农业” 合作,香港餐饮会员企业与广东肇庆乡村签订蔬菜采购协议,年采购量超 1000 吨,既保障企业食材供应,又稳定农民收入。此外,商会还在大湾区开展 “环保公益周” 活动,组织会员企业员工与青年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河道清理、植树造林等活动,2023 年累计植树 1 万余棵,清理河道 50 公里,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港华商会秘书长表示,履行社会责任是华商企业的使命与担当,未来商会将继续扩大公益覆盖范围,计划 2024 年将 “华商教育公益基金” 规模增至 1.5 亿元,新增资助 5 所 “华商希望小学”;完善 “应急救灾机制”,与内地及香港 10 家慈善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提升救灾响应速度;深化 “华商助农计划”,帮助更多贫困地区农产品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通过公益行动增强全球华商的凝聚力与社会影响力,树立 “有温度、有担当” 的商会品牌形象。

本文作者为nc5872。

nc5872

无简介

警告!请登录后再收藏
您已收藏过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