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会晤有望,风险溢价受挤压
近期地缘摩擦并没有出现新的驱动因素。一方面,中东地区维持相对平静,事态未进一步激化;另一方面,俄乌冲突有所降温。俄罗斯外交部官员表示,已准备在伊斯坦布尔恢复与乌克兰的谈判。尽管乌方回应称年底前不会与俄方进行和平谈判,但如果美方提议重启元首会晤,俄方愿意参与筹备。
在中东局势趋稳、俄乌冲突有望缓和,以及美国与多个经济体签署贸易协议的背景下,原油市场风险溢价将进一步受到挤压,原油价格面临下降风险。
供给稳步增长,原油价格承压
当前原油供给端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并与大多数经济体签署贸易协议后,多个国家加大自美能源采购力度,这将大概率推动美国原油产量维持在高位。数据显示,美国当前原油产量再度上升至年内高位,达到1265万桶/日。
欧佩克方面,自今年4月以来开始恢复增产,尽管增产力度相对可控,但欧佩克的原油产量已恢复至年内高位。10月,欧佩克8国产量恢复至2846万桶/日,欧佩克+的产量恢复至4302万桶/日。此外,巴西、圭亚那等非欧佩克产油国也表示将在年底前增加原油产量。
经济风险降温,需求有望触底
从需求端看,随着美国与多个经济体签署贸易协议,全球经济贸易的不确定性显著降低。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在未来一年内可能重启贸易磋商,有助于改善市场情绪,对原油需求形成一定支撑。
然而,美国的夏季出行旺季已结束,进入原油需求淡季,这对原油需求不利。另一方面,美国政府经历了历史上最长的停摆,对经济造成较大损失,也在打压原油需求。11月13日,美国政府停摆结束,原油需求有望边际改善。
智昇研究资深分析师辰宇认为,当前原油市场缺乏有效驱动因素,在供给过剩的背景下,短期油价维持偏弱调整将是大概率事件。中长期来看,随着原油需求有望见底,欧佩克在明年第一季度暂缓增产,油价有望在今年年底呈现阶段性底部。
从技术面看,周线上,连续三周行情自高位回落,显示行情较为弱势。指标显示,行情处于20日和62日均线下方运行,需警惕油价短期再度下行风险。短期油价存在下行挑战55美元关口的风险。
本文作者为智昇财论。
龙讯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龙讯财经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龙讯财经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