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泉双引擎策略破私募同质化,适配 A 股行情

媒体观点 10-08 21:59

2025 年以来,A 股市场呈现 “震荡加剧、板块轮动加速” 特征 —— 截至 9 月底,上证指数年内最大振幅达 18%,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子、机械、公用事业板块涨幅差异超 30%,单一赛道私募普遍面临 “踏空” 或 “回撤” 困境。在此背景下,上海理泉推出的 “指数增强 + 行业轮动” 复合策略,凭借 “稳健打底 + 灵活进攻” 的特点,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不同于多数私募聚焦单一行业或因子,这家新晋机构依托宋小龙 24 年投研积累,构建起覆盖消费(25% 仓位上限)、科技(30% 仓位上限)、高端制造(25% 仓位上限)、周期(20% 仓位上限)的多维度策略体系,通过动态调整板块配置应对市场变化。

“公募时期积累的全行业研究经验,是我们破解同质化的核心资产。” 上海理泉投资总监宋小龙在内部投研会议上强调,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 “宏观周期监测模型”,实时追踪 PMI、PPI、M2 等核心经济指标,并将数据转化为板块配置信号。以 9 月为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9 月制造业 PMI 回升至 50.2(重回扩张区间),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 PMI 达 54.1,团队随即将高端制造板块持仓比例从 18% 提升至 25%,重点布局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细分领域,截至 9 月底,该板块持仓贡献了 6.2% 的超额收益。这种动态调整能力,正是源于私募机制的灵活性 —— 相较于公募产品 “股票仓位不低于 80%” 的要求,上海理泉的策略产品可根据市场风险,将股票仓位灵活调整至 0-95%,在 6 月 A 股回调期间,其试点产品便通过将仓位降至 30%,将最大回撤控制在 2.3%,远低于同期沪深 300 指数 5.8% 的回撤幅度。

合规风控层面,尹维忠主导建立的 “公募级” 风控体系成为策略落地的关键支撑。该体系设置 12 道全流程风控关卡:从个股筛选阶段的 “财务指标筛查(如 ROE≥8%、资产负债率≤60%)”,到持仓监控阶段的 “单日涨跌幅预警(±5% 触发核查)”,再到净值管理阶段的 “周度回撤复盘”,形成闭环管理。同时,团队结合 AI 语义分析技术,构建包含 300 余个核心词、1200 余条长尾词的动态舆情词库,除传统的 “业绩爆雷”“监管处罚” 等风险词外,还新增 “供应链中断”“技术专利纠纷”“高管离职” 等细分场景词,每日抓取 2000 余家上市公司的舆情信息,实时调整个股风险评级。截至 9 月 30 日,上海理泉试点产品的最大回撤始终控制在 5% 以内,显著低于私募行业指数增强产品 8.5% 的平均最大回撤,在第三方平台(如私募排排网)的 “稳健性评分” 中位列前 10%。


本文作者为nc5872。

nc5872

无简介

推荐佳文

警告!请登录后再收藏
您已收藏过此文章